一、什么是剪辑点

编辑点是两个镜头之间的转换点、声音或图片。准确掌握镜头的剪接点可以保证镜头的顺利切换。因此,编辑点的选择是片编辑中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工作。

剪辑点可分为两大类:

A.动作剪接点、情感剪接点、节奏剪接点

B.声音剪接点包括对话、音乐、音效剪接点。

下面主要讲讲动作剪辑点

如何找到后期剪辑的关键点

二、什么是动作剪辑点?

动作编辑点是主动作的连贯性。虽然动作编辑也是为了清晰的叙事服务,但它更注重镜头外部动作的连贯性,可以增加镜头之间的流畅性。

三、动作剪辑点的选择

当我们使用不同的场景和其他场景来显示一个动作时,以确保流畅性。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编辑点。让我们来谈谈具体的解决方案和选择。第一种方法是:演员在第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处于微动态。什么是微动态?也就是说,动作即将完成。在下一个连接镜头中完成所有动作。动态感可以弥补镜头中场景不跳跃的问题,使视觉更加流畅。

例如:
镜头1是甲乙近景,甲挥了一拳打乙——乙倒下;
镜头2依然是这样,但是是2人全景,

那么如何把这两个镜头剪在一起呢?就是在A打B的瞬间做编辑点。因为这是动作范围的高潮,所以编辑既符合视觉审美,又符合镜头衔接。因此,当朋友编辑两个镜头时,不要随意。首先,想想你的编辑是否是动作中最大的部分。两种方法是:第一个镜头中演员的动作完成动作的四分之一,每个镜头完成动作的三分之四。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,就是关于人眼的视觉问题。第一个镜头的动作停顿在下一个镜头之间,然后动作完成之间有2到3个跳跃问题。剪掉这2到3个镜头后,就没有视觉跳跃感了。电影《透明人》开头跑小鼠的片剪辑非常流畅,秘密在于:

剪辑点前后的电影不是传统的切割。如果你仔细看,你应该看到中间有一帧或两帧过渡,可以看作是两帧的叠加,也可以看作是两帧的逐渐隐藏。从第一帧开始,这些平时看起来很流畅的动作实际上会在中间有相对的停顿。换句话说,当你逐帧观看时,你会发现几帧的图片是相对静止的。这个地方通常是我们想要选择的编辑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般来说,我们把这些静态帧(1-2帧)留在最后一个镜头中,从下一个镜头开始,同的场景。

片编辑中最常见的就是脱下来、坐着、躺着、握手、戴帽子、吸烟、开关门窗、走路、跑步等等。当你触摸门窗时,你会静止握手,在握手。当你触摸门窗时,你可以静止地握手和最高点静止行走(注意左右脚一致)。编辑方法可根据上述精髓进行。

当然,一切都有例外,那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情感编辑点和节奏编辑点。当人们生气时,当我们要求节奏加快时,那么少使用下一个镜头的几帧就可以了。例如,打开窗户的第一个镜头是当手接触门窗时,下一个镜头打开了门窗的一部分。这是传说中的情感编辑点和节奏编辑点,我认为这只是一明,当然,这些都取决于编辑的经验和艺术培养。

在片剪辑中,经常会遇到角色回头、低头、抬头、转身、弯腰、直身等。这些基本上与上述编辑点的选择相似。然而,上下镜头的长度不再相同,部分使用的越多,部分使用的越少。由于近景和特写动态相对较大,远景和全景动态相对较小,因此其他小型场景镜头较少,大型场景镜头较少。